為持續深入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霍山縣單龍寺鎮精準發力,掀起了全力打造整潔衛生、規范有序、生態優美的人居環境熱潮,擦亮了鄉村振興底色。
黨委推動,定調人居環境整治“主旋律”
走進單龍寺鎮東風橋村,映入眼簾的是一幅干凈宜居的新農村畫卷。新修建的排污系統、寬闊整潔的柏油路、一步一景的綠化樹,處處都有著“高顏值”。
志愿者創城活動
人居環境整治行動開展以來,東風橋村作為鎮政府駐地,第一時間響應,立足黨建引領,突出鎮村二級黨組織主體作用,以鄉村振興為總目標,以美麗鄉村建設為著力點,把群眾急難愁盼的關鍵小事作為切入點,大力推進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扎實開展“愛國主義衛生運動”,成立志愿服務隊,包?!柏熑翁铩?,常態化開展“創城一小時”,累計發放宣傳單頁10000份,發動群眾1000余人次,清理衛生死角20余處,人居環境顯著改善。
發放宣傳單頁
目前東風橋村主街道污水管網改造工程已經竣工并投入運行,污水處理不再是個難題;垃圾分類“文明超市”切實發揮作用,“隨手扔”變為“分類投”,好習慣催生了好環境。
支部帶動,探索人居環境整治“新模式”
掃帚河人居環境提升施工中
單龍寺鎮掃帚河村積極探索“共治共建共享”基層治理新模式,通過城鄉環衛一體化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結合“美麗庭院”評比,用好考核“指揮棒”,讓村容村貌煥然一新;通過文明超市,小積分兌出大文明,群眾在精神上有榮譽感、物質上有獲得感,讓“文明之花”在新時代文明實踐的“春風里”美麗綻放。通過鄉風文明戶評選,一批新時代新農村新農民代表脫穎而出,他們遵紀守法、勤儉持家、熱心公益、尊老愛幼,從不同的角度詮釋了鄉風文明的內涵,樹立了鮮活的榜樣。截止目前掃帚河村共評選出“鄉風文明戶”40戶,2021年掃帚河村榮獲縣“移風易俗”示范村。
在掃帚河村香爐畈居民組,依托屋脊山攝影家村配套工程的實施,人居環境改善工程也在有條不紊的進行,石砌景觀墻、一步一景的綠化帶、錯落精致的小院子,讓群眾實實在在看得見山,望的見水,記得住鄉愁。
黨群聯動,奏響人居環境整治“交響樂”
在單龍寺村,人居環境改善成為村兩委今年的頭等大事,村兩委精準施策,全力推進實施村容村貌提升、垃圾治理、“廁所革命”等重點工作,逐步建立完善長效的環境改善機制,不斷提升周邊群眾幸福度和滿意度。
通過支部帶黨員、黨員帶群眾的“雙帶”模式,單龍寺全村廣大黨員干部化身鄉村振興政策“宣傳員”,引導黨員群眾自覺、主動參與各項工作。黨員帶領群眾,聚焦重點,措施到位,舉全力解決農村環境“臟亂差”問題,組織全村9名村居干部、20余名公益崗人員及50多名黨員群眾,采取拉網排查、各個擊破、不留死角的方式,對房前屋后、路邊、溝邊進行全面清理,重點整治柴草亂堆亂放、亂搭亂建、亂涂亂畫等臟亂差問題。截至目前,共拆除亂搭亂建50余處,拆除旱廁4處,累計投入30萬元,人居環境整治持續升溫。
移除違建小菜園
環境不能一時美,怎樣才能做到長效保潔?黨員必須帶頭干,單龍寺村不斷加強“網格化”衛生管理長效機制,村兩委成員、村民組長、黨員代表、村民代表擔任網格長、網格員,細化職責,夯實責任,協助保潔員落實日常清潔工作。針對戶貌提升,實行“三包”責任制:包門前衛生常凈、包院內整齊有序、包室內整潔漂亮,有力解決衛生死角無人管、不敢管的難題。組織黨員每月對全村生活垃圾、畜禽糞污和村內河、塘、庫、溝等進行清理,春秋兩季補綠栽綠,逐步實現綠植繞村,四季有景。(萬智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