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時間賽跑 為生命護航
——黎曉飛志愿服務事跡材料
人物簡介:黎曉飛,男,1969年8月出生,中共黨員,霍山縣佛子嶺鎮中心學校物理高級教師,六安市藍天救援隊志愿者。
事跡簡介:作為“藍天救援”組織的一名志愿者,黎曉飛熱心公益,長期義務開展安全教育培訓,積極參與應急救援,是大家眼里安全感滿分的“藍朋友”;作為教師,他勤勤懇懇、任勞任怨,一直默默無聞地耕耘在教育的第一線近30年,是和藹可親的“黎老師”。近年來,黎曉飛先后榮獲2019年六安市藍天救援隊“優秀隊員”“霍山好人”“六安好人”,2021年“長三角優秀科技志愿者”“霍山縣優秀教師”“六安市模范教師”等榮譽稱號。
熱心獻公益
2018年4月,黎曉飛同志成為藍天救援公益組織的一名志愿者,他利用業余時間,積極投身到公益事業中去。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他主動加入抗疫隊伍,和46名藍天隊友,克服重重困難,先后為霍山縣11個社區的200多個小區進行了義務消毒,為霍山中學、文峰學校、霍山二中和諸佛庵中學等4所學校,為衡山鎮、佛子鎮等10個縣內鄉鎮和毛坦廠鎮、青山鎮等幾個縣外鄉鎮,以及六安市區中等規模以上的學校進行了開學前的義務消毒任務。在那段疫情形勢最緊張的期間,黎曉飛個人參加義務消毒23天。
每一次的應急救援都是一次生與死的考驗。自加入藍天救援隊以來,他冒著生命危險,積極參與了應急救援40多次,2020年“7.18”洪災中,黎曉飛就成功轉移受災群眾100多人。他沒有害怕,沒有退縮,用他的話來說“如果遇險者還活著,我一定要帶他回家;哪怕他不在了,我也要找到他的遺體,讓他魂歸故里”。
傾心傳技能
這幾年,黎曉飛同志充分發揮教師“傳道授業解惑”的特長,依托“藍天救援”這一平臺,以安全教育培訓為突破口,通過傳、幫、帶等手段,教會人們在安全風險來臨之際,如何安全有效地規避風險,從而把人身、財產等安全風險降到最低。幾年來,累計開展安全教育培訓達到50多場,受益人數萬人以上。
“防溺水”教育一直是他這幾年安全培訓服務中的重中之重,特別是青少年防溺水這一塊兒。黎曉飛走進校園、社區、場礦、企業,現場去傳授防溺水知識,有時也通過網上直播的方式來進行。教學上他以理論知識為基礎,充分結合“藍天救援”的水上優勢,把死的理論知識,變成活生生可操作的技能,讓廣大群眾能夠掌握這些技能,從而在實際生活中運用這些技能?!靶姆螐吞K”是黎曉飛同志安全教育培訓服務的第二個內容。雖然心肺復蘇從理論上來講專業性很強,但實際操作上卻很簡單,幾乎人人都可以掌握,正因為如此,黎曉飛同志才不遺余力地普及這方面的培訓服務,讓更多的普通人掌握這方面的知識,以備在關鍵的時候能夠救人一命,從培訓效果上來看,很受廣大群眾的歡迎?!爸寡c包扎”是他第三個主要培訓服務的內容。教會人們在沒有醫護人員在場的情況下,如何幫助自己或者他人及時止血,是他培訓的又一個重點。通過培訓現場的講解和演示、參訓人員現場完成并掌握規定的止血和包扎方法,從而讓他們學會、掌握并運用這一技能。
愛心助他人
危急時刻,與生命賽跑。2020年5月9日下午5點5分左右,正在霍山縣古城社區金黎小路散步的田同志,突然感覺不舒服,直挺挺的倒在了路上,“有人摔倒了”剛洗好衣服上岸的大姐大聲驚呼,正在走訪調研的古城社區劉莉書記和她的同事們恰巧路過,立即撥打120、110。正在此時,一個干練的中年人走上前,蹲下來,摸了摸田同志的脈搏,探了探呼吸,翻開了他的眼皮,開始不停地呼喚,嫻熟鎮定的表情一看就是專業救生隊員,一分鐘后,病人終于睜開了眼睛,大家懸著的心終于落地了。他用田同志的手指觸摸手機解開了田同志手機密碼,用手機聯系上了田同志電話聯系最多的人。幾分鐘后救護車到來,大家齊心幫忙把病人抬到救護車上,醫生連連稱贊搶救太及時了,救護車開走后,大家才發現中年人悄然而去。事后,古城社區劉莉書記非常后悔忘記拍攝這美好的救人畫面,她通過多方打聽,終于了解到救人的就是黎曉飛。
當記者聯系上他時,他樸實地說:“我沒有什么好采訪的,換作誰碰上這樣的事,都會沖上去”。搶救生命,與時間賽跑的畫面只有一分多鐘,卻永遠定格在人們的心中,把救助他人最美好的瞬間記錄在心間。
說起自己為什么要加入“藍天救援”隊,黎曉飛說,就是想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長,在別人處在危險境地的時候,幫人一把。他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未來,黎曉飛將更加堅定前行的步伐,充分發揮志愿服務精神,在平凡的崗位上,盡己所能,勇作應急救援的逆行者和生命安全的守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