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有效發揮電教遠教終端站點、遠教大屏、遠教學用示范基地作用,霍山縣東西溪鄉從開展常態化學習和注重現場教學兩個方面下功夫,促進學用轉化,助力鄉村振興。
建管并重、規范運行。每村(社區)配備1名專職和1名兼職電教遠教站點管理員,專門負責電教遠教設備管理、節目播放等工作,要求他們發揮自身作用,當好遠程教育“技術員、信息員、指導員”。同時,堅持做到“室內”站點和“室外”大屏配合使用,各村(社區)立足本村實際以及村情民意,拓寬思路,制定播放計劃,在定期播放精品節目“周推薦”、“固定學習日”等內容的基礎上,結合疫情防控、文明創建等中心工作,常態化開展政策法規、科普知識等宣傳活動,提高播放的針對性以及黨員群眾的滿意度。要求各村(社區)平均每月組織集中學習2次以上,每次不少于2個學時,均要有播放和學習記錄。
學用結合,目的明確。根據黨員群眾實際情況和學習需求,結合“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活動,開展集中學習培訓,如面臨農產品滯銷問題,播放農技電教片《斗雞上餐桌 紅薯轉銷路》《致富菌》《石榴紅了》等,及時為農民提供銷售方法。同時,為避免播放內容單一性問題,在特殊的節日,組織黨員集中觀看愛國主義、警示教育、先進事跡等優秀電教片,并將遠程教育精品節目通過黨員微信群同步推送,滿足不同群體和不同地域黨員的經常性學習需求,既增強了學習的實效性、針對性,也豐富了黨員群眾精神文化生活。
現場教學,效果顯著。充分發揮遠教學用示范基地的作用,邀請專業技術人員和種植大戶、鄉土人才、致富能手等到學用示范基地開展種養業技術培訓,深入田間指導農戶種植、養殖技術,分享管理經驗,及時把所學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破解農戶“只看學不會、想干不會干”的難題。東溪村村民潘家才是個養魚大戶,以前不懂技術,魚塘經常死魚、病魚,產量不高,通過技術人員現場培訓后,增設給氧設備,預計2021年產量比2020年增加30%以上。桃李河村村民王玲決定搞小規模的天麻種植,當年略有盈余。2020年9月,通過現場培訓學習,掌握了天麻種植技術后,不僅規模擴大了,銷路也暢通了?!斑h教站點的建設,讓專業技術知識變得更加通俗易懂,老百姓聽得懂,學得明,在有力壯大村集體經濟的同時,很好地帶動村民致富增收,助力鄉村振興?!睎|溪村黨支部書記、村主任潘秀云說道。(東西溪鄉 毛艷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