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俊生 田躍明
事跡簡介:饒俊生,男,1951年8月出生,霍山縣供電公司退休職工;田躍明,男,1952年10月出生,霍山縣建筑公司退休職工。2016年4月28日晚,66歲的饒俊生和64歲的田躍明老人飯后散步至南岳山立新水庫附近時,突然聽到有人大聲呼喊救命。兩位老人疾奔100多米跳入又冷又深的水中,合力將落水母子救上岸,并現場搶救,成功挽回了兩條生命。兩位花甲老人見義勇為的事跡,傳遍當地大街小巷,受到普遍贊譽。2016年以來,兩位老人陸續獲評“六安好人” “安徽好人”“霍山縣見義勇為先進個人” “六安市見義勇為先進個人”“六安市2017年度心動六安最美人物”“六安市第五屆道德模范”“安徽省道德模范”。
見義勇為:縱身一躍 托起母子倆的生命
2016年4月28日晚,暮春的霍山縣城一片祥和。吃過晚飯,66歲的國網霍山縣供電公司退休職工饒俊生像往常一樣,約上鄰居縣建筑公司64歲的退休工人田躍明老人一起向南岳山方向散步。因為還要趕著回家照顧生病的老伴和年邁的母親,按照慣例走過土地堂后,饒俊生喊住田躍明開始向回走。他們邊走邊聊著鄰里間的趣事。
“有人掉進水庫了,快來救人啊!”他倆剛走過二廟路段,山腳方向突然傳來一陣急促的呼喊聲,打破了山城晚間的寧靜。 “快走!”饒俊生向田躍明打了聲招呼,立即向100多米外的立新水庫跑去。跑到水庫邊,一位呼喊救人的洗衣婦女啞著喉嚨告訴他們說,有一對母子落水,小孩已經沉到水里了。聽到有人落水,饒俊生把手機一扔,衣服鞋子也顧不上脫就跳入了十幾米深的水庫中。情況危急,天黑水冷,根本辨不清方向,兩位老人分頭行動,饒俊生順著洗衣婦女指點的方位縱身一躍,四處摸索,終于抓到小孩的衣服,他迅速將孩子舉過頭頂,向岸邊游去。
此時,田躍明老人也將正在水中掙扎的落水女子抓住,奮力地向岸邊拖拽。歲月不饒人,畢竟六十多歲的人了,加上大半年前左腿骨折尚未完全恢復,田躍明手中拽個胡亂掙扎的大人感到十分吃力。這時剛救起小孩的饒俊生沒來得及喘口氣,又再次跳入水中,托住落水女子,兩人合力將她從水中救上岸來。
搶救上岸以后,孩子的面部已經發紫,憑借以前接受過的現場急救知識和經驗,兩位老人不顧全身濕透,馬上對母子倆進行了現場搶救,控水,清理口鼻內的異物,和眾人合力將落水的母子兩人抬上隨后趕來的120急救車上,送到醫院進行救治。經過醫生的緊急搶救,90后的母親和一周歲左右的男孩順利脫險。
立新水庫位于南岳山腳下,庫深水寒。兩位花甲老人勇救落水母子的事跡傳開后,很多人都在問兩位老人:自己都已經是年近70歲的人了,救人的時候有沒有想過不但救不起人,反而會把自己搭進去。饒俊生說:“聽到有人喊救命,什么也沒想就跳下去了。我都十幾年的老黨員了,人命關天,要是稍有猶豫,兩條人命就沒了?!薄翱吹胶⒆硬乓粴q多,誰不糾心啊?能把母子倆都救上來,這就是最大的幸事了?!币驗樘热酥鴽龈忻暗奶镘S明老人也這么說,好像自己只是順手做了一件再平常不過的事。
積善為美:數年一日 迎來“趕不走的親戚”
逢年過節,獲救的年輕母親總是會帶著孩子到去看望饒俊生和田躍明兩位“爺爺”,看著孩子健康成長,兩位老人臉上揚起了欣慰的笑容。像這母子倆一樣的“親戚”, 饒俊生家每年都要來上幾撥。
家住開發區洛陽河村的杜賢才已經是饒家二十多年的親戚了。二十多年前,饒俊生剛剛擔任供電公司安裝公司經理,那天他開著車趕往諸佛庵鎮查看工程進度,路過原霍山茶廠路段發現農電工杜賢才作業時嚴重摔傷,那時私家車很少,等待醫院救護車還需要一段時間,而病人情況危急。饒俊生不顧個人工作任務緊,身體疲勞,立即停車把杜賢才送到醫院急救,贏得了寶貴的搶救時間。
跟杜賢才一樣,與饒俊生來往二十多年的“親戚”還有唐大寶。那年在衡山商場附近,唐大寶帶著孩子騎摩托車被一輛車撞倒在地,父子倆受傷,孩子在地上哇哇大哭,正在開車的饒俊生看到后連忙停車,把父子倆送到了醫院。
幫助困難群眾找工作、救助受傷群眾、給低保困難群眾免費安裝線路電器……一件件好事成了饒俊生的日常,家里這樣的“親戚”也越來越多。
田躍明老人也同樣如此。2007年11月,田躍明騎著自行車過馬路時,被一輛著急趕路的摩托車撞倒在地,田躍明左邊的小腿瞬間失去了知覺,緊接著劇烈的疼痛又讓他幾近昏厥。被送到醫院后,醫生診斷田躍明左腿粉碎性骨折,需要馬上做手術,并通知家人準備三萬塊錢。肇事司機王某家庭困難,聽到高達三萬塊錢的手術費,心里一涼,癱坐在病床邊。田躍明自己家中也并不寬裕,了解到王某家的情況后,田躍明決定不手術做保守治療,又跟家人再三商量,決定主動承擔一部分醫藥費,減輕王某的負擔。王某感動萬分,他每天都來醫院照顧田躍明,并在他出院的時候還親自背著他送回家。王某白發蒼蒼的老父親也趕來,帶著自家喂養的唯一一只公雞看望田躍明。自此一對車禍“冤家”竟然成了好親戚,經常走動。
熱心公益: 廉頗未老 堅守真善美的初心
因為公道正派、真誠無私,兩位老人在當地極有威望,在社區的動員下,兩位老人被分別聘為低保評議員和小區業主委員會成員,同時也擔任自己本單元的樓棟長。身上有了這些“職務”后,兩位老人就更忙了。今天幫這家換燈泡,明天幫那家通下水道……耽誤功夫不說,倆人還經常自己貼錢買材料。
田躍明幫助鄰居修理管道
2019年春節,一陣緊密的敲門聲打斷了正在廚房燒年夜飯的田躍明,他開門一看,原來是四樓的鄰居因為過年用電負荷太大,導致保險絲燒掉了,男主人不在家,大過年的也找不到電工師傅,女主人只好到田師傅家求援。田躍明二話沒說,關掉煤氣灶帶著工具就去幫忙換保險絲。更巧合的是當天他所在樓的下水道也堵塞了,污水一直漫上三樓,鄰居們又上門找田躍明商量。大家一檢查,發現是一樓的下水管道堵住了。田躍明自掏腰包買來零件換上,疏通了管道。鄰居們說平均分攤費用,田師傅笑著一口回絕說,也沒有多少錢,都是好鄰居還要你們攤什么。
2017年的一天,小區一位住戶儲奶奶急著出門,忘記關上煤氣灶,時間一長,廚房天花板著火,一時濃煙四起。住在一樓的饒俊生看到濃煙,害怕儲奶奶在家,邊打電話報警,邊上樓使勁敲門。幾分鐘后,消防車趕到緊急滅火,避免了一場災難。去年春節,幾位頑童燃放爆竹引燃了紀奶奶放的雜物,饒俊生又一邊報警一邊從家里拎水滅火,消弭了一場災禍。
這樣的事情一樁樁、一件件,細小卻又那么感人。
最讓兩位老人感到欣慰的是,今年順利解決了小區物業問題。今年中半年,由于其所在小區物業管理出現變故,導致小區一段時間沒有清潔工清掃,而重新安排物業需要時間,導致垃圾堆存嚴重,群眾意見很大。在這種情況下,兩位老人再次站出來,出面協調、組織小區住戶籌集應急費用,并帶頭做好小區管理。當新的物業公司承接后,他倆又繼續協助物業開展小區管理。
饒俊生照顧因中風半身不遂臥床近十年的愛人
如今,饒俊生仍然盡心盡力伺候他90多歲的母親,照顧因為中風半身不遂臥床近十年的愛人,繼續做群眾的義務修理員、安全守護人;而田躍明也依然哪里有困難就往哪里去,不計得失,不求回報。雖然年近古稀,兩位老人依然堅守初心,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傳遞著真、善、美。在兩人的言傳身教下,子女們不僅十分支持老人的義行善舉,還將這種家風一直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