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摯醫患情,醫者仁義心
——記霍山程勝義醫生助人為樂事跡
人物簡介:
程勝義,男,1964年11月生,中共黨員,霍山縣醫院兒科副主任醫師。
事跡簡介:
2019年6月16日,年過八旬的俞老太太在霍山縣醫院門口突發腦梗,暈倒在地。危急之時,下班路過的程勝義醫生二話沒說,背起老人直奔急救室,為老人及時搶救爭取了時間。感人事跡在霍山市民的朋友圈刷屏,受到了群眾的點贊好評,并受到主流媒體的關注,安徽新聞聯播、央視新聞直播間先后予以報道。
平凡舉動,彰顯大愛!遇見這樣的事,程勝義醫生做出這樣的選擇,看似偶然,實則必然,這是他為人處事的習慣,是他道德修養的呈現。程勝義醫生從醫二十多年來,工作兢兢業業,任勞任怨,特別是服務態度親和,深得患者的尊重。在兒科專業多有建樹。先后在《中國基層醫學》《現代醫藥衛生》《南通醫學院學報》等刊物發表論著類文章數篇。曾榮獲市“百名優秀醫務工作者”“縣十佳醫務工作者”“衛生工作先進醫務工作者”“宣傳系統優秀共產黨員”等多項榮譽稱號,因醫術精湛、醫德高尚,在群眾中享有“彌勒佛”醫生的美譽。
危急時刻 救死扶傷
6月16日上午,霍山縣醫院兒科醫生程勝義查房過后下班回家,剛出了醫院大門,就看見有位老人癱坐在地上,旁邊有位女子在焦急地呼喊:“媽媽,媽媽,你怎么了,醒醒啊,能聽見我說話嗎?”
出于一個醫生的職業本能,程勝義推測老人可能突發神志不清,問題嚴重,他立刻上前查看,發現一位老太太面色發白,已經暈迷不醒,不省人事了。她的女兒在一旁不知所措,只顧大聲哭泣。他近前詢問:“老人家,您醒醒,醒醒?!敝灰娎先宋⑷醯乇犃艘幌卵?,接著又暈了過去。
情況緊急!來不及多想,程醫生讓患者女兒把老人扶起來,自己背上老人就往急診科跑。雖然急診科至醫院大門處只有短短幾十米,但對于已經年過半百且正腰腿痛的程醫生來說,要背起一個100多斤的老人跑步前行還是很吃力,加之老人已經神志不清,毫無自主意識,身體下墜如千斤重物。程勝義為免老人后仰摔傷,只好用雙手緊緊抓住老人的兩只胳膊掛在自己的肩上,自己盡量躬著腰,半拖半背著老人勉力前行。
等跑到了急診科,程醫生已經大汗淋漓。醫護人員立即投入緊急搶救,由于老人神志不清、意識障礙、大小便失禁,污物弄臟了程勝義一身,但他毫無怨言,協助一起搶救老人。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程勝義為病人爭取到急救的黃金時間,看到老人終于脫離了生命危險,轉危為安,他才松了一口氣,轉身離開急診科。
老人被搶救回來了,家人激動萬分,這才想起了剛剛救人的程醫生,想要好好謝謝他,卻發現周圍早已沒有他的身影。這暖心的一幕被周圍的群眾記錄在手機里,留下了這位平凡醫務工作者最美的背影!
“真心感謝你們,感謝醫院領導,感謝這些好醫生!”患者的女兒連聲感謝。據了解,患者俞奶奶,今年80歲,六安市裕安區西河口鄉人。當時緊急搶救及多科會診后診斷為腦供血不足、腦梗塞。因患者家屬考慮到區域報銷及家人方便照顧老人等問題,后轉至六安市醫院繼續治療。
收治俞老太太的縣醫院急診科主任、主治醫師劉能武說:“幸虧程醫生處置得當,腦梗塞是一個心腦血管急癥,如果搶救不及時的話,隨時會引起生命危險?!?/span>
“醫者仁心,我們是醫生,心系患者、救死扶傷是我們的天職,也是我們的本能??吹接胁∪思毙杈戎?,我是醫生,對這里的環境熟啊,我背著病人可以最快的送到急診科,為病人爭取搶救的寶貴時間。我相信任何一位醫生看到這種情況,都會出手相救的。也真心希望大家能夠多學一些急救常識,在關鍵時刻能及時幫助身邊的人?!背提t生淡然地說道。
心存大愛 樂于助人
程勝義同志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我為人人,人人為我,能幫到別人是一件愉快的事。
程勝義醫師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經常幫助別人。前些年,對有些患者來說,要命的不僅僅是病癥,還包括貧窮。在遇見一些拿不出錢來治病的患者徘徊于生死之間的時候,他總是及時伸出援手拉上一把。多年前的一天,一位山區的老人帶著孫子來看病,患兒是留守兒童,常年與年邁的祖父母生活在一起,病兒反復腹痛、消瘦,在當地不能確診,治療效果不佳,老人帶著家中僅有的100多元現金來到縣醫院,不能完成相關檢查,當時老人不知如何是好,很著急時,正碰上程醫生巡診,程勝義立即迎上去,仔細詢問相關情況后,為其墊上醫療費,使患兒順利得到醫治,之后還掏出身上剩余的20元現金幫老人買上返程車票。類似于這樣的樂于助人的行為,在程醫生身上屢屢發生。就在記者采訪的時候,還多次聽到程醫生接到患者打來的感謝和咨詢電話。
恪盡職守 一絲不茍
1991年8月,程勝義從蚌埠醫學院畢業,回到家鄉霍山縣,做了一名普通的兒科醫生。為了提高自己的醫療水平,他先后在省立醫院兒科及省立兒童醫院新生兒科進修。擅長各種兒科常見病、多發病及部分疑難疾病的診治。
兒科,又稱啞科,病人幼小,要么不能表達,要么體檢不配合,很多時候病情變化快,風險大,所以兒科醫生不僅要有愛心和耐心,還要細心。
作為一名兒科醫生,程勝義工作20余年來,一直兢兢業業,任勞任怨。每天上班時,無論在門診,還是在病房,無論面對的患者是大到十幾歲的青少年,還是小到襁褓中的嬰幼兒,他都會耐心巧妙地取得病兒的配合和信任,消除他們的恐懼心,順利配合體檢治療。由于程醫生總是面帶微笑,和藹可親,被同事們譽為“彌勒佛”醫生,很多小朋友患者都親切的喊他“程爺爺”。
程醫生有個習慣,值班時,值班室的門總是留著一道縫,無論三九嚴寒、還是盛夏酷暑,哪怕自己多吃點苦,也要隨時了解病區的絲豪動靜。記得10多年前初冬的一個深夜,值夜班的他突然聽到走廊遠處一陣緊張而急促的腳步聲,他以一名醫生的職業敏感一個箭步沖上去,邊問病史,邊把患兒迅速帶入急救室,予以迅速又準確的處置,約半小時后把這個急性喉炎伴嚴重喉梗阻的患兒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20多年來,他與他的同事們已無數次為搶救危急重患兒,加班加點,爭分奪秒,與死神賽跑,以一絲不茍的敬業精神和精湛的醫術將無數名危重患兒轉危為安,贏得了患者、家庭及社會各界的稱贊。
潛心鉆研 樂教于人
程醫生除在門診日常開展專家坐診外,他每天還堅持至少1次的住院查房。對每位病兒,認真體檢,耐心詢問,并結合醫學知識,帶教年輕醫生。遇到疑難或特殊病例,及時組織討論交流。他在本地率先開展了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嬰幼兒糖尿病、感染性心內膜炎、川畸病等疾病的診治,并撰寫數篇論著類文章,在《中國基層醫學》《現代醫藥衛生》《南通醫學院學報》等國家級刊物發表。
作為一名副主任醫師,程勝義幾乎沒有節假日,24小時隨叫隨到,數十年如一日的堅守,將敬佑生命、救死扶傷視為自己的天職,也用實際行動踐行了一位白衣天使大愛無疆、視患者如親人的職業操守。他和許多在自己工作崗位上默默奉獻的平凡勞動者一樣,都是這個時代最可敬、最可愛的人。